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和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分别于2025年3月4日和5日在京开幕,人工智能学院党总支组织全体教职工党员集中观看全国两会盛况,深入学习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并围绕人工智能领域发展新动向、教育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等核心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人工智能学院党总支书记、人工智能学院院长王巍表示: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学院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深刻把握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机遇,构建“人工智能 +”多学科交叉培养模式,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加强课程体系建设。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既能熟练运用AI技术,又具备应对技术变革的持续发展能力。全体教职工需以两会精神为行动纲领,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智能算法、产教融合等领域攻坚突破,以创新成果赋能人才培养,切实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奋力书写教育事业发展新篇章。
人工智能学院党总支组织委员、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物联网教研室主任李政表示:
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进一步找准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的切入点、着力点、突破点,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的重要回信精神,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人工智能学院党总支统战委员、教工第二党支部纪检委员张继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李言荣院士关于“AI时代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论述让我深受启发。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对AI工具的使用存在“重应用轻原理”的倾向。建议在课程设计中增加算法伦理、数据安全等内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技术发展。同时探索“AI+课程思政”教学模式,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AI技术实现个性化学习支持。
人工智能学院党总支宣传委员、教工第一党支部组织委员郭书瑶表示:
全国两会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强大动力,为全国高校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生逢其时、重任在肩、责无旁贷,展望2025年,我们信心满怀,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正转化为生动实践,教育强国建设迎来新机遇。我们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深化产教融合,为国家培养人工智能拔尖创新型人才。
人工智能学院党总支教工第一党支部宣传委员、物联网教研室专任教师张晓帆表示:
物联网技术作为实现万物互联的关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两会中提到的智能城市和智能家居,正是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我将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前沿技术,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物联网的核心技术。此外,我还会鼓励学生参与物联网相关的竞赛和科研项目,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软件技术教研室专任教师白会峰表示:
软件技术是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力量。通过观看两会,我意识到在教学中应更加注重软件开发的创新性和实用性,鼓励学生参与软件项目开发,提高他们的编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也会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和就业机会。
大数据教研室专任教师崔叶表示:
观看全国两会,我深刻感受到国家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的高度重视。作为一名大数据专业的教师,我将致力于在教学中融入更多实际案例,提升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大数据人才。同时,我也会引导学生关注大数据在各行业的应用,鼓励他们参与实际项目,积累实践经验。
此次集中观看和讨论活动,既是凝心聚力的思想动员,更是击鼓催征的行动号角。人工智能学院将持续贯彻两会精神,以“敢为天下先”的魄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攻坚关键技术,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科技强国贡献智慧与力量。
文图/郭书瑶
审核/王巍